克羅采 (Rodolph Kreutzer) 是法國小提家、指揮家與作曲家。他自巴黎音樂學院創辦就在那些擔任教授,與 Pierre Rode 及 Pierre Baillot 合稱法國小提琴學派的三位創始人。
貝多芬最後一首小提琴奏鳴曲 (No. 9 in A major, Op. 47, 1803) 題獻給克羅采,但克羅采從來不演奏它,因為他說這首曲子「不能演奏也不能理解」。
- Apr 11 Mon 2011 23:35
克羅采小提琴練習曲
- Mar 16 Wed 2011 10:54
普賽爾的歌劇《精靈王后》
普賽爾在皇家合唱團的指揮 Humphrey 曾被英國國王送去法國隨呂利學習,因而引入義大利─法國風格的音樂。普賽爾受到很大的影響。例如他的樂團編制及創作模式,就像呂利一樣只寫下四聲部或五聲部結構,不指定樂器。他在歌劇中用了大量的舞曲 (尤其是 Passacaglia), 更是像呂利。但是普賽爾的音樂仍然保有英國式的直率,但他的大合唱風格影響後來的韓德爾至鉅。
- Mar 16 Wed 2011 10:54
普賽爾的歌劇《精靈王后》
普賽爾在皇家合唱團的指揮 Humphrey 曾被英國國王送去法國隨呂利學習,因而引入義大利─法國風格的音樂。普賽爾受到很大的影響。例如他的樂團編制及創作模式,就像呂利一樣只寫下四聲部或五聲部結構,不指定樂器。他在歌劇中用了大量的舞曲 (尤其是 Pasacaglia), 更是像呂利。但是普賽爾的音樂仍然保有英國式的直率,但他的大合唱風格影響後來的韓德爾至鉅。
- Mar 11 Fri 2011 12:20
呂利的歌劇《阿蜜德》
呂利 (法文 Jean-Baptiste Lully) 原是義大利人,名叫盧利 (Giovanni Battista Lulli). 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宮廷中作曲和指揮,是路易十四的宮廷樂長。他控制了當時的法國音樂生活,開創了法國歌劇,發展了大經文歌和法國序曲,對當時的歐洲音樂產生了巨大影響。他的影響一直延續到普賽爾、韓德爾、巴赫、拉莫等作曲家。
- Mar 03 Thu 2011 00:21
莫札特第廿九號交響曲
沙利耶里讀著 18 歲莫札特 A 大調交響曲的總譜,純潔無瑕的音樂在腦中浮現。...... 沙利耶里既震驚又嫉妒莫札特的天才......。這是電影《阿瑪迪斯》的一個場景。
莫札特追隨 C. P. E. 巴赫 (老巴赫的第三個兒子) 的室內交響樂風格寫了這首只用弦樂與單簧管、法國號的交響曲,沒有長笛、單簧管、低音管,也沒有定音鼓。用這麼小的編制,莫札特卻是能作出這麼鮮明而富戲劇性的交響曲。
- Mar 02 Wed 2011 23:22
莫札特鋼琴奏鳴曲 K.310
- Mar 01 Tue 2011 14:05
莫札特第九號鋼琴協奏曲
鋼琴的製造始於十八世紦的維也納。當時的鋼琴是木框結構,每個音只有兩條絃,不同於現代鋼琴的三條。那時的鋼琴色音較為空靈,聲音也比較短促;而音域也只有五個八度 (現代鋼琴有 7¼ 個八度)。今日我們用現代鋼琴演奏莫札特的音樂,也須要彈得較輕柔,裝飾音也須要較短促,才符合他真正的風格表現。
- Feb 28 Mon 2011 03:14
巴赫第一號大鍵琴協奏曲
巴赫在音律上最重要的貢獻,是用楔槌鍵琴創作兩冊十二平均律曲集。原來的鍵琴用五度生律調音。在這種音律下,C# 不等於 Db, D# 不等於 Eb, ...... 因而當時的鍵琴只能彈少數的調,情況與中國樂器一樣。
- Feb 26 Sat 2011 00:19
宋允鵬大鍵琴協奏曲演奏會:關於樂器
歐洲從十五世紀起就有兩種安裝琴弦的鍵盤樂器並行,一種是用銅楔槌打絃的 clavichord (楔槌鍵琴), 一種是用羽管撥絃的 harpsichord (羽管鍵琴). 楔槌鍵琴體積小而無腳,直接放在桌上彈,音量極小,但觸鍵細膩、音色多變化。巴哈喜歡用這種樂器來作獨奏曲,例如平均律曲集。
- Feb 23 Wed 2011 23:23
宋允鵬大鍵琴協奏曲演奏會:演出的話
宋允鵬教授是國內最優秀的大鍵琴演奏家,每次在國家音樂廳大廳的演奏會都能造成爆滿的票房。今天宋教授把他珍愛的大鍵琴運到音響效果一流的淡江大學文錙音樂廳來,把國家音樂廳級的音樂嚮宴帶到全國最大之一的學府來,實是一場意義重大的音樂會。